愛護自己


“Place your hand over your heart, can you feel it? That is called purpose.”


危機評估

風險評估

透過分析念頭、時間、計劃及工具,以下方法有助你評估即時的自殺風險。

情緒評估

研究指出,精神病患者自殺的危機比一般人高,例如:抑鬱症患者。雖然精神病患者的自殺風險較高,但自殺行為並非由單一的因素引起,反而涉及到十分複雜的因素互相影響。

有用資訊

關於睡眠

睡眠是人類的生存要素,對小朋友和大人都極為重要。充足的睡眠有助我們增強體力,改善集中力,繼而增加辦事效率。睡眠還有什麼好處呢?

  • 消除疲勞
  • 舒緩壓力
  • 增強記憶力
  • 增加免疫力
  • 延緩衰老

改善睡眠:

  • 下午及晚上滅少飲用茶、咖啡或可樂等
  • 睡前不要吃太飽
  • 睡前喝一杯牛奶
  • 睡前三至四個小時避免劇烈運動
  • 睡前避免在床上看書或使用電腦用品

關於睡眠的迷思及改善方法: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UyiRnA23Wk&ab

 

靜觀練習

靜觀指察覺當下的狀態,將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感覺身體的反應及情緒,並不加以批評。靜觀練習幫助我們培養正面的情緒,在心境轉壞時保持平靜,不受一時的負面情緒及想法所影響。將靜觀融入生活,可以減低壓力及負面情緒的影響。

持續靜觀練習有助:

  • 提升自我察覺力,有助應付不同情況
  • 提升專注力和記憶力
  • 改善睡眠質素
  • 提升生活滿足度
  • 舒緩身體的痛苦減少抑鬱及焦慮

分享

致:在抑鬱裡掙扎的你

香港社會對精神病患的態度雖然比以前開放,而且越來越多人關注精神健康,但是社會上仍然有不少人對精神病存有不少偏見和誤解,例如精神病患者被標籤為暴力、有攻擊性的危險人物,導致仍有不少受精神病困擾的人因為這些社會強加的標籤而不敢求醫。因此,我希望分享我的故事,打破沉默。

在親朋戚友的眼中,我是一個愛笑愛說話的陽光女孩;而從樣貌上,我也只是個普通人,與其他的年輕人無異。可是外貌不能讓你知道我心底裏有多討厭自己學業成績永遠都不夠其他人好,而開朗的面孔亦不能讓你知道我有多少次想衝出馬路,由得車撞死自己的衝動。所以當身邊的人得知我患有抑鬱症,他們大多數都感到驚訝。反而我自己對這事一點也不感到驚訝,現在回想過去,抑鬱的症狀一早已經出現,我當時應該就要處理這個問題,可惜我沒有去做。

尋求協助的勇氣

如果兩年前沒有因為懷疑自己有專注力失調/過度活躍症(ADHD)而找精神專科醫生,我都不知道我會再拖多久才會去找我多年前應該要得到的協助。我明白主動求醫是個不容易作的決定,因為這個決定代表著:1)承認自己的問題、2)需要其他人的幫助,但這並不代表你是弱者。萬事起頭難,踏出第一步背後需要莫大的勇氣,而決定要走這段康復之路已經是勇敢的表現。

經過醫生的診斷後,我ADHD的情況得到改善,我感受到廿年來缺乏的專注力,有一種我從腦袋奪回控制權的感覺,人生第一次終於能夠專心做好每一件事。更高興的是,我在第二個學期的成績有顯著的進步,令我對自己的期望、要求提高,從而壓力亦逐漸增大。不知不覺間,一個歪曲的想法在腦海開始浮現:「既然我已經看過醫生吃了藥,我就要把書讀好,追回在中學已虛度的光陰。」這個想法同時意味著之後的日子不可以讓自己行差踏錯,因為只要其中一科的等級比上一個學期低,我就不能維持之前的成績,所以一直以來因學業成績壓抑著的負面情緒終於在那時拖垮了我,觸發了醞釀已久的抑鬱症也是意料中事。

當時的我只要一見到成績下滑,即使輕微失手,自己便開始責備自己,對自己說出很多苛刻的說話,例如「由細到大你都係咁冇用,不如死咗佢算啦,你嘅存在根本浪費緊資源」,自我打擊令我失去生存動力,而情緒低落到天天都在哭,直到某一天我發現哭泣已經不足以宣洩情感上的痛苦,於是我選擇了自我傷害去處理這些情緒。每次內心感到悲痛,我自自然然地去傷害自己。自傷能夠帶給我只是短暫的釋放,未能帶我脫離痛苦,但我仍然繼續傷害自己,除了我認為自己值得懲罰,另外是自傷成為了我每天必做之事。可是,每次傷害自己之後,我更加覺得自己是個失敗者,令到自己病情越來越嚴重。我知道我需要把這事盡快告訴醫生和輔導員,但我覺得我辜負了他們的努力,不值得他們的幫助,不過我慶幸我最後鼓起勇氣向他們坦白,不然我現在都不會在康復中。

你,並不孤單

決定要面對、處理自己的病非易,尤其是你認為自己無藥可救,或不值得康復,但我希望你知道精神病是真實存在的病,而病並非可以靠意志來控制,你亦無須因為病而發生的問題而感到罪疚,因為生病不是你的錯,你是值得得到治療和協助。你可能需要極多時日才能從抑鬱症中康復過來,不過我想你知道你不是孤軍作戰,我仍然在康復中,每天仍然都要對抗抑鬱,而且我相信你身邊的人會一路上支持你。最後千萬不要認為抑鬱或其他精神病患是不能治好,我剛剛好已經有一年沒有自傷,康復對你、對我不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是有可能達到的目標。希望我能夠啟發到你踏出尋求協助的第一步。

Sandy Ma
二十出頭大學生,曾修讀心理學副學士,現修讀英國語文研究。
閒時喜愛與朋友遠足,間中也會寫關於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與抑鬱症的文章在社交平台分享。